找到相关内容93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天台智顗一心具足说之理论意涵

    恶道是“漏恶”(三途阴);三善道为“漏善”(人天阴);二乘是“无漏”(无漏阴);菩萨属“亦漏亦无漏”(慈悲阴);佛则是“非有漏非无漏”(常住阴)。众生由五阴等所成,此是原始佛法,并无疑义。特别的...其如何在思想上论立,又何以证成。   贰、化法四教说   智顗综摄佛陀之教[3],提出其教相理论。在教化之方式上,“渐、顿、秘密、不定”之不同[4],即天台六祖湛然(A.D.711-782)所称之“...

    林志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4446641.html
  • 无著的学说

    习气,因人们虚妄执著我和我所,由此熏习而成为种子。分熏习种子是有支习气,依于十二因缘,诸漏善不善业熏习而成种子。倘把这些支配中边分别论的四识观来:身识是似根识;身者识、受者识是似我识;10页应受识是...空观,乃得达悟。且更进一步,从受教而得悟达大乘空观。从此弥勒遂授以瑜伽论的教旨了。关于无著这些事情,处:“无著在兜率天上或弥勒菩萨已降生下来了”的传话。修习空观所应注意之点,须研究般若经及龙树的中论...

    昙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3947066.html
  • 唯识三十颂诠句

     由诸业习气  云何生死?由二习气:一、诸业习气。业,造作义。其体是思。此起身语,有所动作,故说名业。言诸业者,即诸漏善不善业。此业现行,熏本识中,起自功能,即名习气。是业气分熏习成故。此显生死胜增...乃至意识所缘法,名为法境。境者,境界。若于彼法,此功能,及说彼为此法境界。一一识体,各各其取境功能。一一功能,各各其分量齐限。如王势力,领国方域於自所辖,无紊越故名为境。如是根境,依缘各别,与识...

    韩清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4247076.html
  • 识体理体两分与“一分无性”说

    《成唯识论述记》中 一“量”曰:“若漏生无漏,应无漏生漏,许漏无漏得 相生故,如漏善生于无漏”。[注12]如果许可无漏可以作 为漏的因,佛陀是无漏也应当生漏而...内蕴藏的漏种子 则成为二者联结的中介。 关键词:1.唯识宗 2.佛性论 3.种子说 4.识体 5.理体    页94 在隋唐佛教诸宗中,一反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0547268.html
  • 所说的圣者后得智。  其次,关于漏无漏之善,巴利佛教和部等亦不太相同。善业主要是指能引三界福果的漏善,无漏善也称为无漏业,但是,这已脱离与因果报应轮回有关的原本的业了。佛教四业说:黑黑异熟业、...业  一、与业有关之原语  [159]除了“业”(karman)这个原语及其概念之外,在佛教的教理或概念中,对佛教徒本身而言,似乎也不少是十分暧昧而笼统的。对佛教以外的一般人而言,许多令他们无法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5548006.html
  • 种子与现行

    二,一漏善,即能招人天可爱果之业种。二不善,即能招三恶趣非可爱果之业种。由此二支所熏种子,令异熟果善恶趣差别,即能招异熟果之增上缘者也。言异熟者,由善恶因所引生总别二报无记果也。此与异熟果为因...种子与现行 ●作者:黄忏华居士   一、种子之名义   百法中,除无为法六,余一切漏无漏色心诸法,皆从第八阿赖耶识中开发生起。名此第八识中生果功能曰种子。即第八识自体分中,能生色心诸法之...

    黄忏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4748261.html
  • 识蕴

    。即招感可爱果的性,如受持五戒十善等,今世顺益,后世亦益,便得乐果,为人天所仰,是为漏善。无漏有为法和无为法,于此世他世都是违越生死,证,及由涅槃获得二世利益,是为无漏善。已得的人天乐果,虽然...识蕴●作者:正果法师   识是了别义,即于所缘境分别了达为性:有心、意、识三种名义的差别。这心意识三义,对于八个识来说,通有别,通则三义皆通八识,如《二十唯识论》说:“心意识了,名之差别。”别...

    正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5448279.html
  • 唯心识观

    者。破戒修善。名漏善。依义语者。凡心所起善。皆无漏业。依照戒律的含义,如果违犯戒律修的善业是有漏善,但是如果依照真正的佛法含义所讲:只要是由心所起善念都是无漏业。这也印证了《六祖坛经》中慧能大师为...这个唯心识观是我们末法众生趣入大乘佛法的一个秘诀,一个诀窍。我们平时经常说大小乘,在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中地藏菩萨告诉我们说:善男子。若众生欲向大乘者。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。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3849122.html
  • 宗舜法师:《阿弥陀经》“脱文”考辨

    ;凡能念佛,不拘定散,无不灭罪。但不定下,明散心念佛不易往生。悠悠者,似有若无,漂泛不专心念佛也。散心念佛,为漏善,其力微薄,难敌无始以来所积重罪,故临终被累,不能往生。     当知下,明罪性无...流通不广的夏会本《阿弥陀经》,也在《净宗必读》(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)﹑《新编净土五经》(《鸡西佛教》印行)等书中,取代了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而大行于世,颇“八佾舞于庭”之态。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449731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伦理及现代意义

    善恶相对立的,属于世俗层次的伦理。佛   页190   教又称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是“漏善”。“漏”是烦恼,即尚带有...ldquo;苦”,人的相互关系和主观追求等社会现象也是“苦”。人生也“无”,但无的感受稍纵即逝,是“苦”的特殊表现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1651021.html